多個月來物價一直上揚,近段時間更是漲聲一片,不論是大小商品(除外家電類)都或多或少的上漲,尤其是食品類更是漲得驚人,月初和月尾不同,甚至今天和昨天的價格也不同,食品接力漲價,從“蒜你狠”“豆你玩”到“姜你軍”“糖高宗”再到“油你漲”“蘋什么”接力不斷,新詞層出不窮。為了應對“蒜你狠”“豆你玩”之類,不少人成了“海豚族”,大購大攬的搶購,生怕之后又漲。
每次漲價,不管是水、電、煤氣、油上漲,還是農產品上漲,總會聽到專家的聲音,如:在百姓承受范圍之內;對百姓生活不會產生實質影響;如今又有的專家提出,“物價漲幾個點無需著急,中國三高(物價高、人價高、錢價高)才能成強國?!彼坪鯘q得有理,似乎漲價才能強國,按照此邏輯好象還漲得不夠,還應大漲,這真是奇談怪論。
如果說物價上漲,百姓的工資也跟著漲,也應對得過去,可是只是眼睜睜的看著物價漲,而工資卻總是停滯不前,百姓的生活水平豈不是要下降?據統計,全國總工會進行的一項職工收入調查結果顯示,有23.4%的職工5年未增加工資。那么還有多少人4年、3年、2年沒漲工資?CPI跑得比工資快,有多少人承受得起。退一步說,即使是工資提升,物價上漲也不能太快,如果工資提一點,物價漲上天,那工資等于沒提,甚至倒退,只有工資提得快,物價漲得慢,才算是漲得合理,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才能得到提升。
“物價漲幾個點”對專家來說,也許沒有多大的影響,對一些名人、名星、房地產商、國企高管們也無傷皮毛,而對普通老百姓來說,就是傷筋動骨,也許存在銀行的一點血汗錢就得拿出來應急,也許生活質量就要大大的下降,也許計劃想辦的事就得泡湯。
“物價漲幾個點無需著急,中國三高(物價高、人價高、錢價高)才能成強國?!边@種荒謬的論調,對親身感受“糧袋子”、“菜藍子”、“油壺子”的老百姓來說就像是天方夜譚,沒有多少人會贊同,這種論調只能顯出專家的冷酷和站著說話不腰疼。
如今從上到下都提出要抑制通貨膨脹,銀行加息就證明了此點,而專家卻說無需著急,還得推高,此專家是不食煙火,還是頭腦發熱,亦或另有所圖,只有專家自己心里清楚了。